知识变现是什么?有哪些形式?

日期: 2017-11-05 22:06:00 / 人气: 7688

知识变现是什么?很新奇吗?

这两年,像知识付费、知识变现这样的词汇强势霸屏。像李翔、吴晓波、罗振宇…这类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变成炙手可热的“知识网红”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消费。

这种现象真的是这两年才有的知识变现吗?其实并不是。人类是一种求知欲旺盛的生灵,自古就有“朝闻道夕死可矣”的慨叹。可见我们一直是很愿意为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付买单的。

知识、优质的内容,一直都是很走俏的。人的求知欲一直在,发生改变的其实是人和知识连接的方式。过去人们学习知识通过老师、私塾;现在只要能上网就能学习知识,就能和老师发生连接。

从现场到线上,知识变现的形式有哪些转变呢?

直播分享

线上分享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易行的内容变现形式了。

这种分享有点像线下的讲座,只不过是把场景变成线上,不受地域的限制大家也随时可以回听。目前知乎live、千聊、一直播等直播平台都提供类似的服务,但是在这类平台上直播的听众流动性较大,看起来流量很大,但实际变现不多。

最好的方式还是导流到机构自身的微信公众号上,如果能够在微信公众号上直接直播,效果会很好。要实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直接直播,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服务,比如问答,语音直播、视频直播两种形式都支持。

视频直播间,支持插入课件、实时互动、操作简便。

音频专栏制作

音频制作是现阶段知识变现最常见的形式,像马东的「好好说话」、罗胖的「得到」大部分的专栏就是主打音频专栏的分享。

音频专栏最早是从喜马拉雅fm等网络电台付费专栏衍伸而来。值得留意的是音频专栏以“轻松”为主,通常收听的场景也是比较休闲、放松的,通常听众可能同时在做其他事情。

因此,制作音频内容建议以故事性、趣味化、生活化的表现方式为主,不宜放一些太烧脑的主题和内容。

制作音频节目操作难度也比较低,主要流程就是脚本的设计、主讲者录音,以及最后的剪辑后期制作。

慕课,系列课程

一般简易的内容变现强调故事启发,而系列课程则更强调知识、技能等方法。

就像音频内容虽然很火,制作和学习都比较轻松。但若是真正学习硬知识和硬技能的话,还是得以慕课这种系列课为主。教育培训行业也会更偏向于这种形式。

要制作这类课程,首先要将领域内的知识拆分成不同的章节;然后要制作PPT、PDF等相关教学素材,用图像+文字的方式让学习者更容易学习;最后是录制,使用录制屏幕软件以及剪辑软件将这些课程制作出来。

课程专辑

什么是专辑?专辑的意思其实就是打包,将若干种产品,微课、慕课、直播、录播等,组合成一个系列专题或专辑,方便用户直接对一个专题进行订阅和购买。

专辑课程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内容形式。

对于学员来说,首先方便系统地学习课程,而且思路更加清晰,好做学习规划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专辑课程通常都比单买多门课程来的划算。

对于机构来说,打包售卖课程最直观的收益就是营业额的增长,还有一个隐性的好处在于培养了长期用户,有助于提升用户忠诚度和粘度。

如何制作专辑课程呢?会不会很麻烦?只要在系统后台创建好专辑后,直接关联已有的课程内容,专辑就制作完成啦。

而且,在专辑详情页中能直接编辑好专辑介绍,展示更美观,提升销量。